实际上,当年SARS大流行前,最早2002年11月份就有零星病例,而且当时就有几个带毒很强的病例,这个传播性是很大的。但是这次武汉肺炎从现有的流行案例看,至少没有看到出现毒性很强的带毒者的报道。
但是从传播方式和途径看,因为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属于冠状病毒类,传染性是类似的,这种相像的疑似也不奇怪。
疫情处于上升期 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中国经营报》:1月20日,武汉肺炎新增病例突然出现大幅度增长,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对后期人传人的传播风险大小你怎么评价?
杨功焕:今天武汉通报新增136个病例把很多人吓到了,因为觉得这是陡然上升。我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之前有一些病例没有确诊,现在一下子确诊了就通报出来了,给人一个陡然上升的感觉,确实让大家有点紧张。其次就是目前的疫情确实不乐观,有那么多地方已经出现新病例,显然这是由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传播,之前有感染病毒的患者因为没有症状表现,去了外地,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还传染了其他人?目前从传染病传播的特点看,有点传开的感觉。
《中国经营报》:目前病毒源头还没有查明,当前防控的重点是什么?
杨功焕:这次疾病出现后,相关部门很快就分离出了冠状病毒,速度应该是比较快的,比当年SARS快多了,说明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但从流行病专家的角度看,疾病发现的时候,找到病源是必须的,对病毒虽然没有特效的方法,但病源对研究研制疫苗和药物有好处。但这是缓一步的事情,更紧迫的、首当其冲的事情是把疾病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搞清楚,这就能迅速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疾病,比如这么多病人,都接触了谁,这些特点一定要搞得非常清楚。
在传染病流行时,控制传播和流行是第一要务。当年英国霍乱流行,斯诺医生把水源的污染搞清楚,就控制住霍乱了。
现在已经出现了几百例病人,所以,我觉得媒体更重要的是关注疾病流行特征,每一次出现流行病的时候,我们强调的重点都不是找病源,而是掌握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经营报》:目前流行病学特征是否已经清楚?
杨功焕:还不是很清楚。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呼吁要集中精力把流行病学特征搞清楚。但搞清楚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一门科学,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实验室研究才科学,流行调查也是一门科学,是要花大力气去做的。只有做了,而且解读得让老百姓很清楚,群防群治的工作才能做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已经在做。
《中国经营报》:从目前疾病发展的情况看,据你判断,疫情处于什么阶段?
杨功焕:当然应该是在上升期。但即便是普通的感冒,疾病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现在想让病例数马上往下走,也是不科学的。所以现在病例多了,并不等于没有控制好,任何一个疾病的发展演变,都有高峰和低谷这样的轨迹。
《中国经营报》:上升期的防控策略是什么?
杨功焕:搞清楚防控策略,就是针对传播途径,把传播途径切断,就是很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