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美食频道 > 各地私饭菜 > 正文

一碗米粉校内18校外30元 高校食堂招来“蹭饭族”

2019-12-26 14:35 来源:湖北广播网

正是中午饭点儿,中国人民大学东区食堂内,座无虚席,上班族赵女士吃着一碗米粉,有滋有味。“从我们公司到这儿,骑车十几分钟,一来一回再加上吃饭顶多一个小时。我和同事都挺爱来学校吃饭,我来人大,她去清华。”

北京晚报记者上周走访时发现,在北京的高校,存在数量不等的蹭饭族,实惠、安全、美味是他们热衷于蹭吃食堂的原因。面对蹭吃族,高校态度不一,有的出手治理,有的表示要在优先保障师生用餐之余有限度地开放。公共管理专业的专家认为,不同于高校向公众开放图书馆、体育场,食堂是否开放,应具体参考用餐资源紧张程度和食堂经营属性而定。

人民大学东区食堂

边蹭饭边讨论产品架构

3月14日中午12时,从东门进入人民大学的人很多。北京晚报记者跟随着人群从校外往里走300米,就来到了人民大学东区食堂。此时的食堂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不少已经买好饭菜的饕客在大厅内来回走动,寻找用餐的座位。

吃着米粉的赵女士在中国卫星通信大厦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距离人民大学两公里左右。“学校食堂比外面餐馆卫生,吃着放心。而且好吃的多,也会稍微比外面便宜一点儿,离得还近,何乐而不为呢。”

在东区食堂有约二十个点菜档口,售卖的饭食涵盖多种风味:四川风味、西北风味、韩式风味……种类也很丰富:水饺、肉夹馍、串串香……就餐的人们都在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记者注意到,这里正在售卖的棒骨米粉,一碗售价为18元。就在距离学校不远处的商场,类似的米粉需花费30元以上。

此时正在人民大学东区食堂用餐的,不少是校外人士:有身穿人大附属中学校服的中学生;有还没有摘掉工作牌、正在讨论产品架构的程序员……餐盘回收处的张师傅告诉记者,因为东区食堂的档口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校外的人进来就餐也很方便,所以每到工作日,特别是中午,食堂都是满的。这是否会增加食堂工作压力?张师傅表示,“还好,能收拾完,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那么,校外人士进来就餐是否会给在校学生带来不便?正在念硕士的人大学生李岚(化名)告诉记者:“好像大家也没有什么怨言,不会觉得说外面的人抢了我们的饭。其实你很难分辨谁是学生谁不是?”

李岚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食堂的所有窗口都能使用支付宝,“打菜的地方必须使用校园卡,而点菜现做的地方支持支付宝和校园卡,点菜会比打菜贵一些。我们学校的食堂比较多,最起码有8个吧。所以同学们的就餐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不会特别介意某一个食堂因为校外就餐变得拥挤一些。”

北京大学食堂

学校出手整治蹭饭状况减少

3月15日中午12点半,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燕南食堂。虽然此时已经是下课用餐高峰期的尾声,燕南食堂内还是坐满了人。在食堂大厅内,甚至还有端着盘子背着书包站着吃饭的学生。在校学生叶涵(化名)告诉记者,“站着吃饭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夏天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座儿,我们还会端着菜盘到外面的葡萄架下面去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叶涵带着记者来到距离燕南食堂200米左右的农园食堂,这里有些座位旁边还站着正在等位的学生。北大校内的食堂,基本都只能使用校园卡,所以大部分就餐的都还是师生,但也会遇上要求代刷饭卡的人。

在农园食堂二楼,记者就撞上了两位中年人请叶涵帮他们刷饭卡,他们是来北大参观游玩的。叶涵友好地帮两位参观者刷了饭卡,她告诉记者,“校内论坛也会讨论代刷饭卡。不借给他们吧,不好意思,借给他们吧,高峰期食堂已经很挤了,觉得对不起同学,也是很无奈。”

除了临时代刷校园卡的,还会有校外人士想中短期租借北大校园卡的情况。虽然这是校方明令禁止的,但据多名北大学生透露,多多少少还会存在着私底下租借校园卡的行为。“去年暑假前,在学校上自习,就看到自习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暑假回家,出租校园卡、联系电话×××。另外,一些和北大有关的微信群里会时不时有校园卡租借的信息。”

北大食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大周边的写字楼很多,会有白领有进校用餐的想法。在几年前,北大的很多食堂也是允许校外人员用餐的。但后来因为就餐的校外人员太多,导致学生中午下课吃不上饭,为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现在大部分食堂都只能使用学生的一卡通和教职员的新太阳卡进行就餐,蹭饭的状况越来越少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第三餐厅成吃货拔草圣地

在首都经贸大学,没有人不知道第三餐厅,而在更广阔的校外天地,第三餐厅也因其“亚洲第一大食堂”的名号而响彻吃货圈。

3月14日中午1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丰台区花乡的首经贸,一进南门,问“亚洲第一大食堂在哪”,学生们都会笑着指出近在咫尺的第三餐厅。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