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健康频道 > 疾病专题 > 正文

推进氧还平衡与重大疾病新诊疗策略系列专题研讨会在沪启动

2021-05-19 11:31 来源:湖北广播网

为推进建立氧还医学新诊疗体系,推动现代医学和健康事业创新发展,实现氧还平衡香山科学会议的目标,发扬科学创新精神,上海自由基医学专委会,会同华东师大自由基医学中心(筹)于近日启动氧还医学先导攻关项目专题系列研讨会。首期举办“重大疾病与氧还诊疗检测技术”专题(包括研究能用于测定临床病人的体液、呼气的氧化还原指标等检测和诊治技术)。


这也是继自由基医学氧还平衡香山科学会议,我国这领域科学家再次把期盼目光汇聚在基础与临床专家携手联合攻关焦点上。会议集我国这领域各学科精英参会讨论,除了由上海共建单位的基础和临床专家参加(华师大,复旦大学及各附属医院,华东理工大学),还有上海地区的其他高校及医疗和科研机构专家(包括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及外地专家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徐州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会议以现场与视频结合方式展开,旨在通过交流凝聚共识,促进各学科进一步交叉和融合协作,并围绕专题方向对氧还诊疗技术疑难瓶颈攻关策略、关键切入点,及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作深入探讨,也为以后立大项组织联合攻关作铺垫准备。


推进氧还平衡与重大疾病新诊疗策略系列专题研讨会在沪启动

钱旭红院士致辞


会议伊始,共同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代表学校领导致欢迎辞,钱教授提到香山会议后,华东师范大学正在筹建自由基医学中心,并以开放形式,与我国自由基医学精英专家,共同建设一个氧还医学的开放型研究平台,在平台建立初期,华东师范大学“健康+”基金拟对设立的自由基医学氧还研究专项课题予以支持,确保中心科研工作重点朝大目标方向推进。他希望通过研讨能够指导确立有转化临床应用前景的先导课题及其能聚焦专题的研究方向。


推进氧还平衡与重大疾病新诊疗策略系列专题研讨会在沪启动


刘珊林教授做主题报告


会议主持人、我国自由基医学学科领域资深专家和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刘珊林教授在会上首先做主题报告,他指出这是新冠疫情期在华师大召开的中心筹备启动会后又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即启动召开多学科联合攻关重大疾病氧还诊疗瓶颈的专题系列研讨会。


会上重点介绍了一些重大疾病包括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发展与氧还状态失衡关联的病因机制,及相关一些研究动态,进而提出当前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对个体氧还状态的准确界定必要性,及尽早建立可用于临床的氧还诊疗技术的紧迫性。他指出目前待解决的一些诊疗技术瓶颈包括“氧化损伤程度指标标准化”,“氧还状态和氧还平衡阈值量化界定”,“氧还指标与临床病症关联研究”以及“检验技术简便、精准和智能化”四个方面,并提出筹建氧还研究平台,开展学科交叉性大项目的前期研究有必要先聚焦确立有转化临床应用前景的先导攻关课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我国磁共振及量子物理专家杜江峰院士在会上以“微观磁共振谱学与成像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为主题,报告了他的团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他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可直接检测自由基的ESR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而介绍从单分子到单细胞再到病理组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展望能够发展基于钻石探针的微观量子磁共振技术。


我国微流控技术著名专家,浙江大学微流控研究所所长方群教授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他提到了顺序操作液滴阵列系统能够实现皮升级液滴生成,有望成为一种通用化微量液体操纵、分析和筛选的平台以及进行微量样品前处理的理想工具,除了可应用于药物筛选、也可用于临床检验等多个领域。他指出该技术可在微芯片上加工微通道网络,通过对通道内微流体进行操控便可完成整个化验室的功能,包括采样、进样、预处理、反应、分离、检验等。展示了微流控技术结合氧还诊疗技术在临床转化应用的广泛前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宋元林主任结合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经验,以“新冠病毒的临床问题及氧还诊疗技术的应用需求”为主题,介绍了呼吸系统中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以及COVID-19与氧化应激和炎症风暴有关的治疗方法,他指出一些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在临床上给予患者抗氧化治疗,即通过氧还干预可使肺部病理状态发生逆转。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