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9月26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峰(文颖 摄)
黎峰: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烈滨先生,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罗礼生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友文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刘晓辉先生,省卫生健康委血地处处长叶颖女士,请他们介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先请曾传美副主任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传美(文颖 摄)
曾传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们都经历了社会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我省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新跨越。从工作成效来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唯一连续十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新闻人物)的省份;健康扶贫工作考评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列;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评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首个按世卫组织标准通过消除疟疾终审评估的省份和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从健康水平来看,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实现“一升两降”。一是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约为76岁,与1953年的32.25岁相比,大幅提升,人民健康长寿的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6.3/10万降至2018年的8.41/10万,低于国家2020年20/10万以下的控制标准。三是全省婴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55‰下降到5.5‰,低于国家2020年10‰以下的控制标准。
一、我们致力倡导“大健康”,健康江西建设初见成效
出台并实施了《“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正谋划推进健康江西行动。70年来,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实现消灭天花、无脊髓灰质炎,消除疟疾目标,基本实现消除麻疹。到2020年有望实现以县为单位消除麻风病危害。血吸虫病疫情下降并维持历史最低点。艾滋病疫情始终保持低流行态势。大幅度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提高结核病患者成功治愈率。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夺取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有效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成功处置全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疫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从人均15元提高到60元,服务项目从9类35项扩大到13类47项,全省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3%。深入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4%。
二、我们致力深化“大医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2017年9月9日,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终结了持续60多年的“以药补医”历史。944个双信封公开招标中标药品品种比原中标价平均下降23.62%。2018年,全省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3.2%,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1.5%;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6.9%;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0%。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省共组建多形式医联体467个,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确定12个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2018年,我省县级公立医院疾病难度系数(CMI)达到0.79,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6.6%。全省药品供应保障平稳有序,基层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高。持续开展“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等专项活动,推动预约诊疗、多证合一等“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完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
三、我们致力发展“大卫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