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讓“消毒”成為高頻詞匯,75%濃度的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一度成為緊缺物資。而深紫外LED作為新的消毒方式,也一躍成為當前的熱點。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紫外是被廣泛認可的一種方式,深紫外LED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應用前景也受到廣泛關注。”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理事長吳玲近日接受採訪時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紫外殺菌技術迄今為止已有百余年歷史。據了解,除了真空紫外,深紫外是紫外波段中波長最短、能量最高的一個波段,具有直接殺菌消毒能力,主要用在水和空氣的淨化、殺菌消毒以及生物探測等方面。
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晉閩介紹說,目前在民用和工業領域消毒殺菌應用的深紫外光源大多是汞燈。由於汞對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從今年開始,限定汞使用和排放的國際《水俁公約》正式生效,傳統汞燈將被限制、禁止生產和使用,並逐步退出市場。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環保、高效紫外光源,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重要挑戰。
“基於氮化鎵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深紫外LED成為這一新應用的不二選擇,這一全固態光源體積小、效率高、壽命長,僅僅是拇指蓋大小的芯片模組,就可以發出比汞燈還要強的紫外光。”李晉閩說。
據了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在非典時期就發現,使用強度大於90μW�cm2 (微瓦特/平方厘米) 的紫外線照射冠狀病毒30分鐘,可以殺滅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吳玲介紹道,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大致有三類深紫外LED產品被廣泛應用:表面殺菌消毒用具,如多功能殺菌儀等﹔生活類便攜式殺菌器具,如便攜式殺菌棒、殺菌盒等﹔深紫外LED空氣殺菌淨化類產品,如加濕器、除濕器、壁挂式紫外線消毒殺菌器等。
“這些應用讓行業發掘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和產品設計方向。”吳玲表示。
李晉閩則表示,深紫外LED如果實現對汞燈的替代,就意味著在未來十年,深紫外產業將會發展成為一個像LED照明一樣的新的萬億產業。
但挑戰與機遇同在。深紫外LED是本世紀初才發明的一項技術,目前還處於產品導入初期,輻射功率、輻射效率、壽命等方面都不盡如人意。產品應用和推廣受限於殺菌消毒效果不直觀,替換現有低壓汞燈產品又受到技術發展階段的限制,普及起來並不容易。
李晉閩指出,深紫外LED在技術層面仍面臨從核心材料到器件工藝的許多挑戰,技術的突破和進步是市場發展的根基。
吳玲認為,當前迫切需要補齊的是標准缺失短板。現有的紫外標准都是基於傳統汞燈制定的,紫外LED光源迫切需要從測試到應用的一系列標准。
“為填補標准化空白領域,聯盟標准化委員會發揮團體標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優勢,開展了對計量、標准、檢測等方面的調研,積極布局標准化體系,編寫了《紫外LED標准化體系報告》,啟動了《紫外LED技術與應用術語和定義》《紫外LED殺菌消毒技術報告》,未來將逐步構建匹配紫外LED市場需求的標准化體系。”吳玲說。
作為產業聯盟負責人,吳玲強調,產業上下游的團結協作才能把深紫外LED這塊“蛋糕”做大。除了完善技術標准體系外,今后還要不斷加大產業鏈各環節“產學研用”協同技術攻關力度,從深紫外LED產業的源頭,層層突破,把產品的性能、可靠性等持續提升,逐步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解決產業發展的基礎技術瓶頸問題。(操秀英)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