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旅游频道 > 游记 > 正文

【书单】亲爱的旅人啊,前往陌生的路上,请带

2021-08-31 06:00 来源:湖北广播网

  今年各国遭遇疫情封锁,无法随意出行的我们需要阅读游记的缘由,并非是要用它们替代双眼,去观看其他城市与丛林,而是要用它替代我们的双脚,让我们重新回想起与人接触的过程、对陌生事物的接纳甚至冲突的过程,从而唤醒“在路上”这一生命状态的意义。

  人生需要一场不定时的旅行。我们当然理解这类话的字面及象征含义:我们不想停滞在原地,我们需要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哪怕它只是为期一周的短暂时光。但是在进入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遗忘掉一点,即旅途——无论是地理旅行还是人生旅途——最终的目的地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就像日常经验所告诉我们的那样,有些时候准备旅途的过程与期待,要远比抵达终点所感受到的兴奋多得多,同样,再完美的目的地,也无法挽救糟糕旅伴在路途中为我们带来的不悦体验。所以,有些时候,人们会宁愿选择一个虚构甚至形而上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旅伴,例如书籍,例如哲思,例如挥之不去的冒险精神与一个并不需要实证的远方。

  这就是游记能为我们提供的内容。滔滔不绝的景点介绍和导游手册并没有太大价值(出了车站,任何地方都能买到这样一份实用指南),游记的意义在于,它如何呈现身为陌生人的体验以及与陌生环境的遭遇过程。尤其在今年各国遭遇疫情封锁的条件下,无法随意出行的我们需要阅读游记的缘由,并非是要用它们替代双眼,去观看其他城市与丛林,而是要用它替代我们的双脚,让我们重新回想起与人接触的过程、对陌生事物的接纳甚至冲突的过程,从而唤醒“在路上”这一生命状态的意义——不断拓展有限的生命体验和对远方的界限。在这方面,游记作家保罗·索鲁可以说是当下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家,他拒绝飞机或高速铁路的出行方式而更偏爱慢吞吞的老式火车,喜欢在旅途中与乘客交谈或者安静地阅读。过程大于结论,是他以及更多游记作家在探索过程中留给我们的精神启示。

【书单】亲爱的旅人啊,前往陌生的路上,请带

1月2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游记——尤其是能够通过视频更加快速直观、不带修饰地观看到某个地方的人文景观的时候——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一本游记的优劣,这些都是难以回应的问题,因为在风格特点上,游记就像小说一样,各自有着完全不同的写法。

  19世纪英国插画家托马斯·阿罗姆描绘的中国苏州水田耕作的情景。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在于,尽管阿罗姆以描绘中国风光的版画闻名西方世界,但他本人其实从未踏足中国土地,他的画作全部是根据旅华归来者的素描和游记,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但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阿罗姆笔下的中国风光充满异国情调,就像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一样,引领人前往那个画家自己都未曾见过的土地。

  难以两全其美的游记写作

  与小说相比更严峻的一点在于,读者阅读游记时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想要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旅行做规划,想要知道应该优先去哪些景点,规避什么风险,这些内容一本《孤独星球》杂志就能帮助我们解决。与此相反的是,另外有一群读者会在阅读游记的时候抱着历史与人类学的期待去阅读,在他们看来,去当地的特色餐厅吃饭完全是无足轻重,甚至有损严肃性的内容,他们更在乎一本游记在抵达当地之后,从脱落的墙皮中发现了什么历史断层。

【书单】亲爱的旅人啊,前往陌生的路上,请带

《请问,厕所在哪》/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 著/中国地图出版社

  这是一本充满“恶趣味”的旅行指南,专门指点好奇心旺盛的游客如何寻找世界上最奇葩的厕所,从英国伦敦Sketch餐厅的外星虫卵厕所,到零下80度北极冻原上的露天马桶。即使作为一本茅坑读物,这本旅行指南也能让读者在臀部和马桶进行亲密接触时,感受人类堪比伦敦下水道一般的脑洞。

  俄国作家契诃夫撰写库页岛游记的时候便采用了这种方式。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可靠,契诃夫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了一些问题的普查。然而,这似乎不太像是一本纯粹的游记作品,而更像是一份报告文学——那么,游记本身应当是一种报告性质的文本存在吗?它是要满足我们的知识观念,还是应当满足读者开阔视野、享受乐趣的要求。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