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美食频道 > 湖北小吃 > 正文

湖北各地积极行动反对餐饮浪费 节俭用餐成文明

2020-09-23 01:36 来源:湖北广播网

  餐桌上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馆醒目位置张贴“光盘行动”宣传语,服务员提醒顾客“按需点餐”,菜品吃不完顾客打包带走……这样的场景,在湖北各地餐馆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湖北,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不是一种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融入生活的习惯与切实的行动。

  武汉:餐饮协会倡议全市餐企“光盘行动”

  8月11日下午5点58分,武汉餐饮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表倡议书,提倡武汉餐企坚持推行“N-1”点餐模式、半份菜小份菜、提供打包盒、公勺公筷、安全就餐、不烹饪长江鱼等六大反对餐饮浪费的“光盘行动”举措。

  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说,2013年武汉餐饮行业协会在全国餐饮业中,第一个推出“光盘行动”三大举措:其一,提倡“N-1”点餐模式,10个人点9个菜。其二,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满足两三人就餐需求。其三,提供打包盒,鼓励剩饭剩菜打包带走。

  这些年,武汉“光盘行动”不断深化,全市餐饮浪费现象大大减少。在现在的武汉,按需点餐蔚然成风。武汉市民良好的点餐习惯养成之后,消费不降反升。自“光盘行动”发起,武汉餐饮企业发现节约可以拉动消费。到了2019年,武汉餐饮业全年营业额达到1230亿元。

湖北各地积极行动反对餐饮浪费 节俭用餐成文明

顾客就餐实行公筷和分餐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目前,提供打包盒,推出小碗菜、例份菜,使用公勺公筷已成为武汉餐厅的标配。尤其今年武汉餐厅恢复堂食之后,越来越多的餐厅经营者发现“按需就餐”已成为武汉消费者的自发行为。

  在刘国梁自己的餐饮企业——武汉小蓝鲸酒店,2013年至今一直提供免费打包盒,100%餐品都可以提供半份或小份的点餐选择。“随着‘光盘行动’一系列举措的坚持推行,这几年,武汉消费者渐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刘国梁说。

  在中北路南京大牌档餐厅,疫情之前,打包盒2元一个,现在打包盒全部免费提供。“打包盒免费了,要打包盒的消费者反而越来越少。”在该餐厅经理张五羊眼中,吃多少点多少、不浪费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黄石:机关按人定餐 按需供应

  8月18日中午,黄石市水利和湖泊局机关食堂,大家有序排队,按需取餐。在餐厅大门、打饭窗口、餐具回收等醒目位置,张贴有“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米饭粒粒念汗水 不惜粮食当自悔”等宣传海报。

  黄石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共用一个单位食堂。“我们每天都要核实进餐人数,有多少人出去公干,中午有多少人在单位吃饭,再根据大概人数炒菜。”食堂厨师长冯光华说,按需供应,保障了食堂生产成本的节约,对于少部分剩菜,食堂员工也能内部消化掉。

  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方明新说,为了落实好“按人定餐、按需供应”的原则,办公室会在前一天下午将统计好的两部门第二天就餐人数提交给食堂,再在当天上午9点前微调,“通过两个环节准确把握用餐人数,按需备餐。”

  “食堂这些举措很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更要讲究勤俭节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李玲说。

  中午12时10分,用餐人员陆续就餐完毕,将剩饭菜集中倾倒进饭菜回收桶。记者发现,食堂入口放置的潲水桶只积攒了少许汤水。

  襄阳:提倡“光盘” 餐馆各有妙招

  “文明餐桌、节俭养德”“不剩菜、不剩饭”……记者走访襄阳多家酒店、餐馆看到,每张餐桌旁都贴有抵制餐桌浪费的提示牌,墙上也有倡导“光盘行动”的宣传海报。有的餐饮单位还在门口LED屏幕上滚动播放“光盘行动”“公勺公筷”宣传语,引导食客文明用餐。

  在“家襄鸡”檀溪路店,餐厅台卡上印着“文明餐桌,从我做起,不剩饭、不剩菜”的提醒语。该店还专门推出了小碗菜。“商家适时推出小份菜,可以让客人多些选择,这样很实惠。”正在该店就餐的唐女士表示。

  四季兰亭酒店餐饮负责人张秀丽介绍,服务员会提醒客人,将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樊城建设路一餐馆负责人毛荣华说,餐馆会提供免费的方便袋,方便顾客将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宜昌:“小碗菜”“半份菜”成流行趋势

  8月16日,正逢周末,夕阳西下暑热才消,宜昌城区胜利三路的聚膳坊餐厅却已经客满如云。“我们刚落座,酒店服务员就提醒我们,菜单标有大、小份菜的区别,我们感觉这样的设计太亲民了。”带领一家人从武汉来宜旅游的王女士说。她坦言,这家餐厅可以点小份菜,十分划算。在聚膳坊餐厅,许多菜都清晰地标明了大份、小份两种不同分量的价格,小份菜价格是大份菜的一半,如新派牛肉火锅、北京烤鸭等。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