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湖北省咸宁市民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帷幕,以此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和国家开辟了新时期,走上了新道路,开创了新理论。
蓦然回首,60年的艰辛拼搏和创业实践,波澜壮阔,沧桑巨变。6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咸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后,咸宁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民生工作,在提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为全面实现富裕文明、和谐咸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一、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成就巨大
6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8年咸宁市完成生产总值359.19亿元,是1949年的236.54倍;人均GDP达14299元,而1949年只有113元。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咸宁的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城市化建设巨变。60年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咸宁经济提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极速上升,伴随着路网建设和基础设施步伐的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底,全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21.68万人,占总人口的42.22%,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框架。1949—2008年间,全市城镇建设共投资1019.75亿元,尤其是撤地建市十年来,全市城镇建设共投资886.15亿元,是建国60年来总和的86.9%。
2、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建国60年来,咸宁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公路运输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咸宁市公路通车里程1949年仅有447公里,1978年为2897.82公里,到2008年年底,咸宁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2256.4公里,全市等级路里程已由1978年674.22公里提高到2008年的9081.79公里,全市等级公路里程占全部公路通车里程的比重在三十年间由23%提高到74%,全市公路建设快速、高效的发展模式,带动了交通运输繁荣发展。据统计,全市公路货运量在1978年仅为67.7万吨,到2008年为1308万吨;全市公路客运量由1978年的784.6万人提高到2008年4778万人。目前的咸宁:境内京广铁路,106、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南北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依北横贯东西,武广高速客运专线、杭瑞高速、大广高速等,构建了极为便利的交通网络格局。咸宁邮电通讯业务变化巨大。咸宁市邮电业务总量在1949年仅为1.92万元,1978年为251.54万元,到2008年增至105100万元;农村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22户、1978年2395户,攀升至2008年的210662户。
3、城市居民用水、用气方便质优。在原用水基础上,1999年9月,咸宁市区又启动了长江引水工程,整个工程总投资1.6亿多元,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0万吨,第一期日供水10万吨,于2001年7月已建成通水。2008年末,全市水厂共有14个,供水总量9807.5万立方米;市区的供水普及率达98%,供水水质合格率99%。到2008年底,全市燃气普及率达72%,天然气储气能力达5万立方米,用气用户7239户,用户人口达2.35万人。
4、城市更靓,空气质量更优。2008年,全市共完成园林绿化建设投资近5509万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平方米,年优质空气达到了355天。一个空气优良且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已展示出其迷人的风采。目前,咸宁市已拥有五张城市名片:茶叶之乡、苎麻之乡、楠竹之乡、桂花之乡、温泉之乡。
5、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咸宁市一直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多方投资,综合治理。2008年,全市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915.4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3135.2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4%。2008年全市造林面积为32.5万亩,2008年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4.2%。
6、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60年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绩蜚然,2008年全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已发展为78个,人员为219人。拥有电影事业机构7个,艺术事业机构9个,艺术事业人员数199人;文物事业机构8个,博物馆7个,博物馆人员51人;拥有图书馆事业机构7个,图书馆拥有藏书量63.8万册。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各级电视台自办节目逐步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咸宁电视台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批质量差、收视率低的栏目,美化了荧屏,提高了收视率。致力于打造精品栏目,对受群众喜爱的栏目,如《今日视点》、《面对面》等进行重新包装,并延长播出时间,增加播出期数。《咸宁新闻》由每周五期增加到每周7期,做到每日都有新闻。2003年成立了“咸宁人民广播电台”。到2008年,全市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山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市2008年广播覆盖率为91.94%。城区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完成300M向450M、850M的升级,现有网络每年以300多公里的速度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质量稳步上升。在收看高质量、高清晰信号的同时,节目内容不断丰富,传输电视节目已达30余套。全市绝大部分电视台开办了数据广播频道、图文频道。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稳定,乡镇有线电视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7万多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43.4%,电视覆盖率95.02%。
二、人民群众的“五有”成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