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新闻 > 正文

乡村“竹编达人”:竹篾编成的二维码,也可以

2018-11-06 12:10 来源:湖北广播网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郭莎莎 刘中一

郑晓红和他的作品。用手机对准图中的二维码,就可扫出信息。

二维码无处不在,但用竹篾编成的二维码相信很多人没见过。在诗画远安,今年69岁的篾匠郑晓红,就用一双“巧手”,用本色篾和染成黑色的篾,纯手工编织了这样一个二维码。

天明水净,空气清新。10月3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慕名前往远安县洋坪镇郑晓红家中,采访这位乡村“竹编达人”。

传统竹编融入时尚元素

正在刮篾、煮篾的郑晓红,停下手中活计,将其精心编织的一件件成品,搬出来让记者参观。记者看到,竹编“万事如意”“百年好合”“诗画远安”等挂屏,以及各式果篮和簸箕类竹编手工艺品,制作精致,琳琅满目。其中,簸箕类作品居多,分满天星簸箕、喜字簸箕、五梅花簸箕、百年好合花簸箕、福字簸箕等。

传统竹编融入时尚元素。让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那个32开本大小的竹编二维码作品,用黄、黑、红三种颜色的篾经纬交织而成,中间二维码部分,用本色篾和染成黑色的篾纯手工编成。

这竹编二维码只是形似?能扫出信息吗?记者打开手机,对准正中的竹篾编二维码一扫,“滴”声过后,页面迅即跳出竹编作者也即郑晓红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先要在电脑上生成一个二维码,然后用2毫米宽的篾照着编,难点在编,要精细,我试过,错一小点,就扫不出来。”郑晓红告诉记者,这幅二维码作品块头不大,但用了两天时间才完成。

眼下,郑晓红正着手进行一项“大制作”,竹编唐诗《游子吟》,“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起码要3个月时间。需要3000多匹篾,光整篾就要很长时间。”

1949年出生的郑晓红,1966年招工进远安县地方国营荷花竹器厂,拜师学艺学编背篓、簸箕、提篮等大的生产工具,几年下来,掌握下料、划篾、刮篾、煮篾、染篾以及编织等竹编技艺,“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后来,郑晓红调到当地水泥厂工作,“几十年里手艺有些荒废”。

退休后,闲暇时间比较多,从2016年起,郑晓红重拾“旧爱”,他找出尘封已久的篾匠“家什”,到家门口远处小山背后的金竹园、水墨冲等地的竹园,砍回竹子,试着编织了一些竹编工艺品,不想,这些手工艺品很受欢迎,进而激励着他买书学习竹编工艺与技巧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制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创新技艺。“制作消费者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耐欣赏、能实用、可收藏、有升值空间的竹编工艺新品。”郑晓红介绍,手工制作,每月有个三五件就很不错了,也正是因此,他的产品供不应求。

绘制图集制作视频传承

洋坪镇洋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芸介绍,当地会篾活的人有一些,但手工竹编产品大多是簸箕、竹篓、菜篮、米筛、背篓等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像郑晓红这样将竹子编成工艺品的,并不多见。

郑晓红为此绘制编辑《我的竹编编织纹样与图案》图集,“供后来者学习借鉴”。“从最早的286电脑用起,到今天,学习使用电脑的时间已有20多年。”郑晓红很“潮”,他自己买了打印机,将绘制编辑的《我的竹编 编织纹样与图案》图集打印成册,他把图集还做成PPT,秒转到记者手机微信上。同时,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作品。62岁的杨文梅是郑晓红的妻子,她也很“潮”,她将郑晓红的手艺,拍成小视频,然后夫妻俩一起,剪辑制作成一个精致的“竹编故事”视频。记者采访时,杨文梅差不多全程都在拍视频。

远安县委组织部干部张博现场表示,近年来,该县推出“民间工艺传承领头人”选拔培育工程,让民间工艺融入到旅游发展、乡村振兴之中,如今即将实现总量100人目标。郑晓红是该县第二批“民间工艺传承领头人”之一,除每年发放1000元民间工艺传承津贴外,若成功带徒或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另有奖励。

让民间工艺传承人转化成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让民间工艺作品转化成旅游商品,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远安走在了前列,该县众多老手艺正焕发新活力。

陈芸也说,近些年来,远安很重视民间工艺的传承,像该县举办的嫘祖文化节、田野马拉松、油菜花节等节会,包括郑晓红在内的“竹编达人”,都是车接车送参加活动,现场展示、交易作品,他们的参与,往往成展会亮点之一。

“孙子今年15岁,已跟我学会了编‘人字路’。”作为“民间工艺传承领头人”,郑晓红除了教孙子手艺,还走进当地学校,向更多的孩童传授竹编知识和技巧。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