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考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准备考研了”

2023-03-14 17:41 来源:湖北广播网

“考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准备考研了。”在宁波某“双非”院校(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四学生陈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就读的大学并非重点,她担心以后就业不占优势,因此早早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洗白“第一学历”。

  遗憾的是,她遇到了“史上考研人数最多”年,与其相对应的,则是“上岸率”连年递减。

  走出考场,陈芳知道今年大概率是没戏了。但对研究生学历有执念的她决定选择另一条同样艰难的道路:出国读研。“现在没有研究生学历,工作不好找,体制内也不好进。”她说。

  与陈芳有同样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考研“高考化”的趋势也引发了各界的关注。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关于“警惕考研‘高考化’趋势”的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

  梅兵说,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大学“高中化”?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涨,从2013年的176万,到2021年、2022年的377万、457万,2023年更是以474万创历史新高,十年间增长了298万。

  考研越来越“卷”的背后,是大学日趋“高中化”、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

  在一些考研大省,一些备考的学子,其刻苦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超级中学”里那些勤奋的高考生,每日挑灯夜读、抢占图书馆成了日常。

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在自习室复习。图/中新社发 赵启瑞 摄 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在自习室复习。图/中新社发 赵启瑞 摄

  研究生招生制度一直是“笔试+复试”的选拔形式。其中,笔试重在考察基本知识储备,复试则是对学术、科研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但在“二次高考”等错误认知的影响下,笔试成绩被默认为“核心成绩”,甚至是唯一的标尺,大规模地刷题、机械式地复习,让考研变得更加“应试化”、“高考化”。

  与此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创造各种条件支持这些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甚至很多本科院校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求他们以保研、考研为目标,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中更为普遍。

  在这些院校中,甚至出现“全民考研”,而读研率、保研率也成为了部分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的宣传亮点。

  安徽医科大学共有62个寝室全员考取2022年研究生的消息曾引起众多媒体广泛报道。该校学工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学校在2021年也有57个本科生寝室全员考研成功。

  “我们的考研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而且这几年的比例都比较稳定:今年是48.13%,去年48.24%,前年46.79%。”该负责人说。

  当下的考研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仲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考研“高考化”现象虽然表面上体现青年人追求更高学历,有个体追求成才的积极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更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但若从更深层次分析,应试化的考研现象出现更多带有被动因素,就业难、就业门槛高,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

  他说,研究生教育在就业市场中虽然具有“蓄水池”功能,能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压力,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储备,提升未来人才就业能力,但这种作用仍是过渡性的,最终仍需要高质量的就业市场与其匹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围绕考研组织教学,会将大学办学简单化,重点关注考研科目的教学,可节省学校的办学开支。“如考研不考实验,不少本科院校不重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他说。

  熊丙奇认为,以考研为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会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虽考分不错,但不少人的综合素质并不高。考研未能“上岸”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由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也容易遭遇就业难。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