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房产频道 > 房地产金融 > 正文

微信支付打“双王牌”破零售商引流难题

2018-11-16 09:07 来源:湖北广播网

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商超,每个零售企业都认同吸引流量、留存流量是企业的运营之重,但单凭一己之力显然难堪重任。借势大流量拥有方的开放利好,零售企业迎来新助力。

11月3日,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全零售大会上,微信支付披露了新的智慧零售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以精准数据推荐为基础的“流量产品”,将首次向零售商逐步开放新的流量来源“店外流量”,并升级以“小程序到家”为最新代表的“效率产品”。

将流量用得更有价值

在向记者讲述企业微信和智慧零售故事前,腾讯企业微信行业总监陆昊表示,腾讯目前已经拥有七种“武器”助力零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包括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社交广告、企业微信、腾讯云、泛娱乐IP。

但陆昊强调,数字化转型助手中的核心功能或者价值点还是连接,这些工具帮助零售业实现了企业内部以及B2B、B2C的连接。

腾讯财报显示,支付业务至2018年6月末,月活跃账户已逾8亿,商业支付笔数占总交易笔数的比例过半。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贡献巨大,其支付后页面也成为不容忽视的流量入口。

但微信对支付后流量开放极其谨慎,至今没有完全开放支付成功页。“用户支付前和支付后的行为都会为商家带来很大价值。但这部分流量只会在精准的智慧推荐基础上开放,为用户保持最简洁的体验,并推荐最适合的信息,绝不骚扰用户、套路用户。”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早期实践看,通过支付完成页的引导,家乐福优惠券累计领取次数超过1000万,领取率超过30%,核销率高达6%。而在家乐福自身的支付完成页,用户则可通过社交立减金玩法,主动向好友分享,实现社群的裂变。家乐福数据显示,社交立减金的主动分享者核销率高达32%,被分享触达者的核销率也达到18%。

由此,在既有的店内沉淀、社交裂变、朋友圈广告等流量场景之外,微信支付首次揭开了线下“店外流量”的面纱。当基于“店外流量”的流量产品为传统零售引入了丰富的客源,微信支付效率产品就能进行到场顾客服务的提升与购物场景的延伸。这意味着,“一家超市可以基于数据推荐,向隔壁理发店的用户发券”。

此外,在对朋友圈广告商业流量的应用上,微信支付也针对商家特性新推出了“智慧经营”广告投放平台。“智慧经营”有一套基于用户支付行为提炼的数据算法。通过小程序或网站,商家和服务商可以自助投放朋友圈广告,促进精准营销获客转化。

延伸到家的购物场景

在中国全零售大会上,微信支付与步步高联合打造了智慧展区,首次将微信支付智慧零售效率产品集体亮相,包括扫码购、智能收银等已经在零售行业普及的成熟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去中心化的,消费者的触点是多元化的,所以零售企业在触点上不应该做减法,而应该做加法。但同时,对于各种流量还是需要一个连接器,如小程序,把所有流量导入,以产生更大的价值。”步步高集团首席信息总监彭雄说。

彭雄表示,从选购商品到支付行为的自助化是行业大势,由此,步步高72家门店已成功上线扫码购业务,旗舰店扫码购渗透率达25%,单店人效提升30%,排队时间节省超过60%。另有18家门店已上线微信自助收银系统,刷脸只需5~8秒即可完成支付。扫码购+微信自助收银的智慧收银方式,将单店整体收银效率提升了100%。

另有沃尔玛方面的数据显示,沃尔玛在推出“扫玛购”小程序后,成熟门店扫码购渗透率达30%,单店人力成本节约超过100万,排队时间节省超过60%,用户平均每月复购2次。另外,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收银系统的应用,在高峰时段节省了40%的人力成本,自助刷脸只需15秒即可完成支付,不仅响应快,更能吸引年轻顾客的到场。

在推出一系列效率产品,实现到场顾客服务的提升外,微信支付还在就购物场景的延伸进行着尝试。在中国全零售大会上,微信支付与步步高展区出现的“小程序到家”的冰箱贴是一大亮点。

零售商的“到家”服务,可以通过冰箱贴将商品陈列延伸到顾客家中,用户只要扫描购物附赠“冰箱贴”上的小程序码,就能在家选购物品,约定时间送达。商家基于此建立自营的到家服务,建立从超市冰柜到消费者冰箱的快速通道,高效覆盖周边住户,真正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商品采购。

微信支付团队表示,微信支付将围绕人、商品、场景不断加深与零售商的合作,基于大数据智慧推荐,发挥自身优势,为零售行业不断升级流量产品与效率产品,让行业经营管理更智慧。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