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房产频道 > 房产要闻 > 正文

“主动适应地产市场重大转型”

2023-12-04 15:46 来源:湖北广播网
12月4日,央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战略上,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
房地产单边上涨的上半场,金融资源随着房地产量的扩张,价的提升也呈现单边扩张趋势。到了下半场,也就是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一方面行业和市场调整对金融产生重大的冲击,即所谓的防风险;另一方面,新市民、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住房改善、发展租赁住房,存量房源利用和盘活等,以及探索新模式,比如住建系统新时期三大工程,都需要探索新的金融供给模式。下半场,房地产金融的模式和上半场完全不同,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要科学认识、科学判断、主动求变、主动应变。
2、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防风险是新时期房地产金融的重要领域,但防风险不是一味地收缩、惜贷,甚至抽贷。所有金融机构都这么做,反而会导致风险进一步扩散,从而外溢到稳健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贯彻一视同仁,以项目风险评估、资金封闭运行为风控模式,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而不是戴上所有者歧视的有色眼镜。这样,才能给予合理融资需求,从而通过支持该支持的,压缩该压缩的,实现行业稳定的同时,将风险逐渐控制下来。2023上半年,地产对公贷款增量占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增量仅3.3%,而存量占比则为8.4%。可见,存在收缩的趋势,这也是金融风险扩散的根源。
3、重点扶持“三大工程”
三大工程,既是新时期住建系统的重点工作,也是房地产新模式的抓手。三大工程中的平急两用是新时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中村改造重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特别是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对均等化公共服务、体面宜居居住场所和环境的需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则是解决工薪阶层、人才群体等住房困难群体对拥有低成本产权住房的诉求。潘行长重点强调了为三大工程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未来也是金融重点扶持的领域,通过三大工程的结构性改革,匹配房地产需求特征,既能稳定行业和市场,也能降低风险,还能积极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4、未来房地产金融形势的判断
对商品房市场,继续通过需求端降低利率、门槛,供给端一视同仁、债务重组等,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促进行业和市场软着陆,不要太快下行,以实现防风险的目的,为新模式成长壮大提供空间。同时,积极开辟新战场,将重点投向支持和发展房地产新模式,以对冲旧模式下滑带来的影响,实现新旧模式的顺利转换。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