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湖北头条 > 正文

夷陵区以主城融合推进“双核驱动”系列报道之

2019-10-08 08:15 来源:湖北广播网

夷陵区以主城融合推进“双核驱动”系列报道之

  国庆期间,航拍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夷陵区小溪塔段,一河碧水穿城而过,呈现天蓝、水清、岸绿的新景象。2018年,宜昌率先试行生态补偿机制,水质与奖励资金、开矿指标挂钩,黄柏河治理提速升级。今年1至5月,18个生态补偿监测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Ⅱ类水质达标率为97.51%,较2018年同期分别上升2.7%和14.67%。 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国荣 李重庆 摄

夷陵区以主城融合推进“双核驱动”系列报道之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雷鹏程 熊东华

  【开栏的话】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作出“四个切实”殷殷嘱托,对湖北改革发展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

  牢记嘱托,奋力前行。去年底,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重点部署了“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并对宜昌寄予厚望。

  今年以来,宜昌肩扛责任,沿着“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路径奋楫扬帆,争做“一芯两带三区”重要主动力源。

  时间的指针跳至第四季度,各项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具体要求,作出了怎样的推进和探索?

  今起,本报开设“立足‘芯’定位 释放‘核’动能”专栏,聚焦处于“双核”位置的市、区工作实践,敬请关注。

  9月25日,宜昌市2019年9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作为夷陵区谋划推进的重点服务业项目,万达广场正式启动建设。

  继2010年在宜昌建成第一个万达广场9年后,再次布局夷陵,万达集团发展中心华中区湖北省总经理郑灵通坦言,投资信心源于对这座城市未来的看好。

  这不是首位企业家将夷陵作为布局宜昌这座城市的重要区域。回顾近一年,腾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子夷陵。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高质量征程中,企业以夷陵为支撑,深度投资宜昌这座城市,加深了夷陵与城区各区的互联互通。

  由此,夷陵区继续咬定“高于、优于、雅于”标准,提出以主城融合推进“双核驱动”,释放更强劲的动能。

  落子:在“顺大势”中“向北望”

  历经70年激流勇进,致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追求创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宜昌,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作为宜昌专家顾问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认为,宜昌沿长江分布的带状城市格局,与主流城市发展方向不符。

  这种城市格局,直接影响着城市生产生活布局。

  “宜昌城市布局、工业发展布局与水和大气环境禀赋特征之间存在不协调。”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说。

  与此同时,经济的不平衡也在显现。

  宜昌县域GDP总量占全市的74.18%,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76.71%,县域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占全市总数的82.14%……

  县域强、城区弱的经济结构,东西长、纵深小的空间布局,水东流、风西进的生态格局,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

  而放眼未来,走向综合实力更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该从何处着笔?

  有限的城市空间,承载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破题?

  新征程里,挑战接踵叩关,困难不期而至。

  果断答题,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精准定位城市发展路径。

  大势浩浩汤汤,这一次,时代的聚光灯再次向北望,看夷陵。

  转变:从“东四县”到“主城区”

  “双核驱动”战略之中,市委正式将夷陵与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主城五区”这一核。

  这既是市域的期盼: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核动力;也是区域的追求:在融合发展中裂变出更强动能。

  长期以来,多数人印象中,夷陵区虽为区,但一直与宜都、枝江、当阳并列,通常被合称为“东四县”,很少并列为“主城区”。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举措,“东四县”思路下,夷陵更像“游子”,在宜昌城市发展全局中若即若离,处于“游离”状态。

  这种状态,渗入到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曾经的一份街头随机调查中,夷陵区80%的人回答自己是夷陵人,仅有20%回答自己是宜昌人。

  身份的隔离,带来的是融通中无法弥合的距离。

  回顾历史,融入主城,夷陵不是没有探索和转变。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