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双十一”过后,快递包装盒何处是归宿?

2020-08-06 06:47 来源:湖北广播网

网购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产生大量的包装纸盒难以回收再利用。(记者 陈旭东 摄)

网购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产生大量的包装纸盒难以回收再利用。(记者 陈旭东 摄)

湘潭在线11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珊 实习生 陈帅)2019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已近尾声,市民盼来了包裹派送,取快递、揭面单、撕胶带、开纸箱、扔填充物……这一连串操作,几乎成为“剁手党”的统一动作。购物欣喜之后,快递包装特别是外包装盒的处理,却成了不少人的心头“愁”——市民愁如何处理,环卫工人愁垃圾量暴增,环保人士愁循环利用。

快递纸盒多数被丢弃

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成交额攀升,各地邮件派送量也同比攀升。湘潭市邮政管理局统计显示,与去年“双十一”物流相比,今年进港件出现了大幅上升,其中11月14日的进港件创下了55.97万件的高峰值,较2018年11月15日创下的48.14万件高峰值,多出了7.83万件,增长了16%,成历史新高。

家住湘潭经开区杉山社区的周女士,“双十一”共下单27件,目前所有商品全部到货,但谈及快递包装的处理,她说大部分都“随手丢了”。“比较小而且质量较好的纸盒,我会用来装小孩的玩具,其余的都进了垃圾箱,家里哪有地方收呢?”岳塘区纳帕溪谷小区居民胡女士热衷网购,这次“双十一”购物不少,她总结的经验是,好看中用的包装盒留下,塑料袋等附属包装物全部丢掉,大件外包装纸盒攒起来卖去废品收购站。她比较注重环保,因此提到了一个很“在意”的细节:她购买的部分化妆品包装里三层外三层,“几十毫升的香水,小小一支,裹了好多塑料泡沫之类的,再用个A4纸大小的盒子包装,这明显是过度包装。”

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快递盒的最终流向是垃圾站,极少有人回收再利用。而被丢弃的纸盒,大多被保洁员或者废品收购人员捡走。随同纸盒的塑料袋、编织物、填充物、胶带等则与其他垃圾一起被清运。

清扫难度大回收不理想

近期市民集中丢弃快递包装,垃圾量陡增可累坏了环卫工人。雨湖环卫服务中心垃圾中转站外勤负责人娄师傅说,“‘双十一’过后,我负责的这片区域的垃圾多了好多,大部分都是拆了快递之后剩下的包装袋、纸盒之类,有些包装在社区内就分类了,但个别市民将拆了的包装随手扔在路边,大大增加了清扫难度。”对快递包装垃圾的后续处理,他介绍:“我们将垃圾收集好后都会集中送往垃圾回收站,最终作为垃圾填埋或者焚烧处理了,确实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浪费,也增加了城市环境管理的负担。”

湖南科技大学今年“双十一”包裹量位列湖南高校第一,也是华中地区第一,位列全国第五。湖南科技大学北门菜鸟驿站的工作人员路女士介绍,今年双十一学校快递较往年明显增多,被丢弃的快递纸盒也更多了,“我们快递公司对快递垃圾开展了回收,如果包装纸箱完好无损的话我们也会再包装利用,如果破损,就会卖给废品收购站。”湖南科技大学的李同学“双十一”买了不少东西,他表示自己平时收到快递,小件的东西会在拿到之后当即拆掉,方便快递公司回收。如果是在宿舍的话,拆完的快递垃圾会放到楼下,由学校安排的清洁工人将快递垃圾分类处理。

随着快递量的增加,包装使用绝对量持续攀升,但遗憾的是,我国快递包装的总体回收率相当之低,《经济参考报》今年上半年给出的数字是——不足20%。尽管一些大型电商平台为响应物流“绿色化”行动采取了电子面单、可回收包装等措施,但受制于成本和效率,企业对绿色发展积极性不高,嫌麻烦、价格高、合力难形成等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阻碍。

垃圾分类是好归宿

“下沉市场”成为今年“双十一”的热门关键词,一方面,众多农民电商、乡村产品兴起;另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也发力三至六线城市。在一线城市尚不普及的环保包装,在这些地区的采用率更是难以乐观。其实,快递包装环保问题已经引起诸多关注。11月12日凌晨,某“带货主播”就呼吁观众退出直播间,参与纸箱回收,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新亮点。

“快递包装的回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仅依靠商家自律、网红号召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多方发力才能发挥效果。在已经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中,快递包装回收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明显。从快递包装入手,无疑能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进程。”湘潭市绿动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明对此有自己的想法。梁明介绍,今年“双十一”后,湘潭市小区快递垃圾量增多,公司驻点工作人员在小区内就做好了前期的垃圾分类工作,鼓励居民在垃圾回收点把纸盒、塑料袋、泡沫等区分,“现在顺丰、京东、菜鸟裹裹等公司采用了可回收处理的塑料袋,可以循环利用。但有些黑胶的塑料袋是不好降解的,只能到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对环境污染还是挺大的。”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