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教育频道 > 出国 > 正文

出国留学 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2)

2019-08-09 23:54 来源:湖北广播网

  娄琦说,其实学校并不希望作为志愿者的学生们承担太多责任,志愿者起到的更多是桥梁的作用,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连接起来。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她每星期在一个小教室里“坐班”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坐班”的时间和地点会通过邮件发送给所有的学生。“如果有同学需要心理帮助,就可以直接来这个教室找我,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去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找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娄琦已经在“同伴支持互助计划”里服务了两个学期,这期间她发现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务老师提供的信息以及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的情况,她会获悉某位同学可能在情绪上出现了状况,然后主动给对方发邮件,约聊天。“这里的每个同学学业压力都很大,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当课业压力过大时,或者说,当发现现实和预期有一定差距时,有的人就有可能产生逃避心理,变得情绪低落,不愿意社交,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爱和肯定,因为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地方,缺乏关爱和肯定就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所以在交流中我也会尽量地去鼓励和肯定对方”。

  娄琦帮助过两个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她会主动地去接触对方,时不时地询问一下对方的近况,默默地给对方一些暗示和引导,帮助对方疏导压力。“当他们愿意跟你聊天的时候,一定是他们状态还不错的时候,这时就一定要把握机会多跟他们聊聊,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肯定。当我们发现病情比较严重,无法处理的时候,就要反映给专业的心理老师”。

  文化和语言问题导致中国留学生难以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

  娄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牛津大学有五六百名学生心理支持志愿者,但是中国学生志愿者却只有3人,相比大约1200人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这个比例显得非常之低。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发现,不仅中国志愿者在总志愿者中比例极低,而且中国留学生使用心理辅导服务的比例也非常低。对此,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也表示非常疑惑,“为什么中国留学生不使用心理辅导服务,是因为他们心理状况都很好,还是存在别的情况?”

  在注意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出现过程度或轻或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后,在几位同学的建议下,翁来逸和他所在的由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创办的“易善”华人学生公益社团里的成员们决定,由“易善”出面,筹备一个针对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心理健康关怀项目”。他们首先参考了英国慈善组织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适用于牛津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中文心理调查问卷,目的是要了解中国留学生对心理健康了解程度、态度和需求。在收集和总结了120份调查问卷后,“易善”的成员们认为,中国留学生之所以很少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可能是因为:一来他们对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性知识缺乏了解;二来对心理咨询的形式心存顾虑,对向陌生人说起心理和情绪问题感到不适应;三来由于校方心理支持服务只有英文的选项,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

  于是翁来逸代表“易善”社团带着调查结果和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了一次交流,希望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可以招募更多的中国学生加入他们的“同伴支持互助计划”志愿者团队,既可以增加志愿者群体的总数量,也可以增加志愿者群体里说中文的学生的数量。“这样的话,当一个中国学生在需要心理帮助的时候,他就可以选择用中文服务的志愿者,用母语来进行交流。因为心理咨询类的交流措辞本来就比较微妙,如果还要转换成英语,对于去寻求帮助的同学来说,可能就会多一层额外的负担”。

  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对“易善”的提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通过这120份调查问卷,心理辅导中心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的猜测——可能正是出于一些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了中国留学生的心理支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翁来逸告诉记者,经过数次沟通和协商,牛津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已经同意了“易善”的建议,将与“易善”合作,尝试招募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加入到“同伴支持互助计划”的志愿者群。同时“易善”也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中国留学生中间加强关于心理健康的宣传,例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类的讲座和减压型社交活动。“易善”投身于“心理健康关怀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让中国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以充分享受大学生活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尚有余力的同学,“易善”更鼓励其投身到“同伴支持互助计划”的志愿者工作中,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