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出国旅游的热潮席卷全国,有自助行的,有参加旅行社的,有落地找亲戚的……近日,山东职业学院的退休教师胡向赤和老伴来到了加拿大的滑铁卢市,在异国他乡和儿孙们团聚。期间,胡老师和家人拖着房车去露营、体验国外的幼儿园、逛当地的大超市、感受当地的地铁和火车、在美国的大学和饭店里聚会……
作为本网的特约记者,胡老师用他的眼睛观察异国风情,用他的脚印丈量山川湖泊,用他的笔尖记录欢乐和疑惑。即日起,本网推出人文类纪实系列报道——《胡老师漫游北美记》,旨在与网友共同分享国外的旅游经验,共同感知北美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发现生活的斑斓魅力。
胡老师漫游北美记(141)参观多伦多市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移民带来的历史
大众网特约记者 胡向赤
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数量多众的中国展品,大部分摆在一楼。
我们的参观顺序是先上楼、再从上往下一一走过。走到顶层折返,却不能原路返回,因为博物馆展室设置,规定了参观者的走向,你只能从另一条道路边参观着展览,边往楼下走。虽然我们是想早些到达一楼,然而,看不尽的展位展品,走不完的展室,只好慢慢地向中国展区走去。
展室多,展位也多,怎么都得“扫”一眼,这实在是一次着急不得的参观。
有些展室,设有很多展橱,橱中有一层层的搁板相摞,展品一个挨一个的分层摆放,数量极多,根本欣赏不过来。我采取的参观方式是“宏观”拍照,回家再“微观欣赏”,照片在家用台式电脑上可以很方便地放大观赏。
不过,那也得有欣赏课题才行,比如说,我的课题是“关于玉器”,那么,我就可以放大一个个的照片,一一进行查找。我可以在放大的照片中截取想要的那个图像,例如哪个玉碗,选中、截取后就成了单独的玉碗照片。当然,这还要看“母片”的像素是多少。不管怎么样,我走马观花看博览,“宏观拍照”还是很有价值的。
现代科学给了我们如此多的方便。
展品中也有迷住小朋友,深得他们喜欢的文物,使他们留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
外国小朋友也可以用中国“留恋往返”的成语来形容吗?
已经看过那么些加拿大本土的奇石异宝、欧洲的历史文物,突然发现:眼前有些展品是那么眼熟,似曾相识。
说不定这是哪个民族的橱门,好像在国内的什么地方见过。
也说不准这是哪国家庭用过的家具、器皿,就是现在摆到我家里,也会很美观。
这幅壁画肯定来自中国。
这衣服的样子看着太眼熟了,说明展板上的照片,那不是慈禧太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