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9岁男孩因感染甲流被送入ICU,

2023-03-16 13:25 来源:湖北广播网

近日,浙江一名9岁男孩因感染甲流被送入ICU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这名男孩在入院前一天出现发热症状,送诊时已经出现意识障碍,肺部CT显示大片变白,当即被转入ICU进行治疗。

接诊该男孩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表示,进入3月以来,医院每天接诊近4000名发热患者,其中一半以上为甲流患者。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都有学校因学生患流感而停课。

事实上,自去年12月以来,流感疫情已经几番冒头。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周报显示,2023年第9周,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共报告72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比上周的390起增长了近一倍。

相比过去新冠大流行的三年,今年的流感疫情来势要凶猛得多。

以2022年1月为例,全国范围内因流感死亡病例为5人,而2023年的第一周,仅北京就报告了2例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一名22岁女性,最初仅表现为咳嗽,但一天后就出现高热、憋喘等症状,最终因为呼吸衰竭离世。

不可小视的“甲流”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按照病毒的核心蛋白不同,流感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会在人群中呈现季节性流行的特点。相比于乙型流感,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更多,也更容易发生突变,这次国内多地爆发的流感疫情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遭遇过的数次流感大流行几乎都和甲型H1N1亚型有关。1918年,H1N1亚型病毒引发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染病灾难。2009年席卷美国的H1N1疫情,最终导致近30万人丧生。

“和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的症状更明显,比如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更关键的是,甲流会引发人体免疫性的损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张婷教授告诉八点健闻,过去半个月,在她所收治的甲流患者中,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不在少数,有的孩子还出现了心肌酶、肌酶的增高,以及惊厥。”

但不管甲流有多可怕,作为高发的季节性传染病,我们总有对抗它的常规武器。

从预防角度来说,注射流感疫苗是不二选择。而从治疗角度出发,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抗流感病毒药物层出不穷。

“临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三种,分别是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这三种药物都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减少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张婷告诉八点健闻,但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也意味着病毒复制已经完成,即便不扩增,也会对细胞本身带来损伤。而玛巴洛沙韦能够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RNA复制,把所有问题扼杀在源头。

玛巴洛沙韦被称为是“二代奥司他韦”,因为玛巴洛沙韦正是奥司他韦原研厂商罗氏所研发的新型抗流感药物。这是一款RNA聚合酶抑制剂,能够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RNA的复制和转录,被称为新一代抗流感“神药”。

2021年4月在玛巴洛沙韦中国获批上市后,这款20年来第一个获批的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药物仅在8个月后就被纳入国家医保药物目录。

“在大流行的时候玛巴洛沙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用药,因为不单单要控制症状,我们必须要控制传播。从控制传播的角度上,我觉得玛巴洛沙韦的作用要强于奥司他韦。”张婷表示。

从全球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儿童一直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因为儿童不单是感染者也是小传播源。本次流感高峰,儿童的感染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目前美国、日本、欧盟都已经放宽了12岁以下儿童使用玛巴洛沙韦的年龄限制。就在去年底,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也已经在国内申报上市,有望在近期获批。“我们期待着这款药的儿童适应症能尽早在国内获批,为孩子提供对抗流感的保护屏障。”张婷表示。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