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文化频道 > 湖北文化 > 正文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浪打浪"

2019-09-04 15:39 来源:湖北广播网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浪打浪"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楚网 时间:2019-09-04 09:11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记者 周婵)“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9月2日,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洪山礼堂上演,拉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优秀戏剧展演月”的序幕。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9月2日,歌剧《洪湖赤卫队》在洪山礼堂精彩上演。 记者 刘扬舟 摄

  从1959年首演至今,《洪湖赤卫队》已先后演出3000余场,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剧目上演的最高纪录,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文艺鄂军创作的经典。

  诞生:湖北创作走红京城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洪湖赤卫队》创作团队在洪湖听老赤卫队员讲述革命故事。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1958年,为给国庆十周年献礼,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前身)决定创作歌剧《洪湖赤卫队》,并很快组成了强大的创作队伍,深入洪湖地区采访赤卫队员和百姓,搜集当地革命歌谣、故事、民间戏曲小调等素材。经过多番打磨和修改,《洪湖赤卫队》于同年进行首排。

  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在洪湖地区,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在同敌人斗争拉锯战中暂时撤离,地方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领导下,与国民党保安团和当地湖霸彭霸天巧妙周旋,沉重打击了来犯敌人的故事。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洪湖赤卫队》剧照。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1959年10月,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次进京演出,一炮而红,从此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国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都欣赏过该剧的精彩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歌剧《洪湖赤卫队》产生了强烈轰动效应,无论哪个地方,也不论哪个剧团和剧种,都争相上演。1961年,《洪湖赤卫队》被改编成电影公映后,更是名扬四海。剧中的很多唱段,一时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洪湖水浪打浪》更成为几十年来中国人民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电影《洪湖赤卫队》剧照,左为第一代“韩英”王玉珍。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每次哼起《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50多年前的记忆便重现脑海,那时我们摇着蒲扇坐着小板凳,围在大幕前激动地观看《洪湖赤卫队》……”河南68岁的林先生回忆道,“看到打仗胜利的精彩片段,我还会情不自禁地起立欢呼,手舞足蹈地比划赤卫队员的英勇身姿。”

  传承:三次复排续写辉煌

  《洪湖赤卫队》的演出盛况,在很多地方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卢向荣说,有一次,北京的一个演出商为了满足母亲观看歌剧的愿望,特意邀请《洪湖赤卫队》剧组去北京保利剧院进行演出。但不巧的是,当天母亲因生病住院不能去到现场,她便与儿子保持在线通话,在病房里戴着耳机听完了整场演出。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洪湖赤卫队》剧照。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洪湖赤卫队》剧照。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文化要传承,也要创新。为了紧跟时代发展,顺应观众审美,歌剧《洪湖赤卫队》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分别于1976年、1989年、1998年进行了三次复排。于1999年复排公演的《洪湖赤卫队》,剧情得到浓缩,台词得以精简,舞美更加精致,配器更为整齐,时长缩短为两个小时,大家耳熟能详的《洪湖水浪打浪》更是被改编成了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壮丽70年-光影湖北】一曲洪湖水 流韵

第一代“韩英”王玉珍。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