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文化频道 > 湖北文化 > 正文

百余位港澳与内地文化界人士走进湖北

2019-08-25 02:46 来源:湖北广播网

  近日,“艺海流金——荆楚韵·长江情”2018内地与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动在湖北顺利闭幕。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及湖北省文化厅承办。

  长江滋养中华文明,见证民族复兴。看长江,也是看中国。在8天的活动里,百余位港澳地区与内地文化界人士既开展了研讨,也进行了参观。港澳嘉宾充分感受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深沉力量,体验着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与蓬勃生机。

  参加此次活动的既有多次参加活动的“老友”,也有初次到访的“新朋”,但访古居、游故里、观奇景,感受荆楚文化所映射的中华文化底蕴,让“文化补白”“为民族文化自豪”成为嘉宾们的共同感受。“我真正看到了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感受到在方寸山河间的文化底蕴。”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学术与出版处处长黄文辉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三峡大坝,亲眼所见才觉如此壮观!”“欣赏距今2000多年的编钟乐舞,这乐色穿越时空而来,是我听过的最美中国声音!”……参观时,嘉宾十分感慨。

  在黄鹤楼,祖籍武汉的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朱达城写下一个“家”字。离开武汉长达30多年的朱达城说,他脑海里所有的汉字都是立体的、有思想的,他希望这个“家”字能在黄鹤楼被更多人看到。

  “这是我曾祖父和俄国人合办的茶厂!”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理事长郭敬文驻足于顺丰砖茶厂的老照片前,激动不已。他祖籍武汉,却是第一次来湖北。他说,家人再三叮嘱要寻找曾祖父的足迹,没想到能在湖北的博物馆里“偶遇”。

  正如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所言,“短短几天的活动,将中华文化散珠成串地穿到一起,让我们有了更细致的了解。高山流水的相遇,不在时间长短,而在于同为中国人,自然怀有同一份的‘懂得’。”

  战国楚绣、微雕技艺、楚式漆器……在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里,非遗珍宝令港澳文化界嘉宾大饱眼福;传统工艺传承基地、荆楚非遗技艺创业孵化基地,引发他们对非遗传承模式的深入思考。“这种非遗技能传承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今后湖北和港澳的非遗项目能多交流、多互展。”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非遗办事处总监何咏思说。

  事实上,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交流之旅。“行程中,我时刻思考如何让港澳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湖北的博物馆资源是否可以与学校对接,共同提升港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徐莉说。

  与徐莉一样,行程中处处都引发着嘉宾们的感慨与思考。加强鄂港澳青少年间的沟通,建立机制化、常态化的文化交流机制,培育特色鲜明、有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在座谈会上,港澳嘉宾各抒己见,期许未来无限。香港代表团团长、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认为,“香港和湖北要深入开展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同时,香港与湖北将互邀优秀艺术团队参加两地艺术节演出。”澳门代表团团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委员黎振强认为,“湖北与澳门的文化发展应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活动期间,湖北、香港和澳门三地首度举办了鄂港澳文化合作工作会议,缔结了三地的合作框架协议。而伴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即将通车,港澳与湖北的文化交流也将进入“快车道”。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一如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在多元下共生,在包容中创新。(本报记者  王  瑨)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