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新闻 > 正文

湖北:迁房让地迎“水龙”和谐惠民生

2020-09-23 02:52 来源:湖北广播网

湖北:迁房让地迎“水龙”

“一江清水送老区,河口人民寄深情”“引丹入枣,有水真好”“清泉润鄂北,和谐惠民生”......新年伊始,从源头清泉沟进口,到王家冲水库出口,一路可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宣传标语,从政府到民间,都为“水龙”让路,为湖北“一号工程”而战,上演“团结就是力量”的大合唱!

无悔今生的责任担当

车过老河口市纪洪镇,先后进入河南省邓州市、淅川县。穿越一片岗地,爬上一座山崖,天空飘起雪花。鸟瞰丹江口库区,风皱一库清水,仿佛云海翻腾,雾气朦胧中一座乳白色建筑像波音747的机头冲天矗立,这就是1974年7月建成的引丹工程渠首,“湖北引丹第一闸”——清泉沟泵站。

虽是枯水季节,但依然渔舟排列,浪拍水岸。库水顺闸门穿越清泉沟隧洞后流向鄂北大地。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干部李黄志介绍:不久将在距闸160米一侧打个洞,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连接,老闸焕发新春,发挥更大作用。

总长267公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如一条横卧鄂北的巨龙,引丹江口水库之水,途经襄阳的老河口、襄州、枣阳,随州市随县、曾都、广水,孝感市大悟县,为沿线提供城镇生活和工农业用水,这是我省自主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180多亿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两年前期,三年通水,五年建成”的目标任务。

“又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老河口落地生根,这是我们的荣耀!”老河口市政协主席、服务配套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李守成对水利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原县委领导喊出“一定要把吃供应粮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口号,万人上阵修建了引丹工程,“藤瓜相连”的灌溉系统被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同志誉为“伟大的创举”,今天我们不但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还要把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成“景观式水利工程”。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老河口市的袁冲、孟楼、薛集3个乡镇,长40公里,总投资33.6亿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协调工程建设工作,要求所有征地移民拆迁安置任务务必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确保工程建设需要。

与老河口市一样,沿线各市区党政领导一把手都亲自抓“一号工程”。市、县、乡、镇、村五级大员上阵,分级组建由水利、国土、发改、交通、民政、电力、供水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指挥部、工作专班,指挥协调,签订移民征迁工作责任书,扎实做好征迁范围的违建控管工作,征迁范围无违建、造林等现象。拆迁阳光操作,明确时间节点,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全面公开补偿标准和办事程序,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并公布举报信箱、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落实首访负责制,热情、耐心、细致地接待被拆迁人的申诉、举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枣阳市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鄂北调水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使群众自觉主动拥护支持工程建设。襄州区四大网站每周都有2-3篇反映鄂北调水工程方面的报道,编发《工作简讯》,定期通报有关情况,使领导及时了解最新工作动态。广水市政府专门为服务部安排10万元工作经费。各地移民搬迁工作实现了无一件工作失误,无一人上访,无一起群体事件的“三无”目标。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