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为了成为世界霸权,不断调整策略,既有铁

2019-01-07 12:35 来源:湖北广播网
 继续看这本《帝国定型》,上次讲到美国思想界为美国转型提供解决方案,但是思想家们说的再热闹,这些方案最后能不能顺利执行,还要看政府、议会还有军队的表现。自1890年后,美国政府和国会为了推行海外扩张,强化海洋权益,开始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构建“海洋帝国”,这就是关税、海军建设和外交政策。

  

  首先,我们来说说1890年后美国的关税改革。既然美国要扩大海洋权益,就必须把现有的关税壁垒给拆掉,否则还谈什么自由贸易呀,这是建立“海洋帝国”的前提。从1890年后,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一直在努力改革关税制度,可是关税改革势必要触动国内部分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所以美国改革者采取了渐进的改革方式。

  

  1890年10月,美国国会首先是通过了由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麦金莱提出的“麦金莱关税”方案,首次将保护型关税改造成互惠型关税,也就是说,美国先和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签订互惠型关税协定,把部分进出口商品关税减免掉。后来美国国会又在1894年推出新的低关税法案,把免税商品名单做了修改调整,针对部分商品对所有贸易伙伴都开始推行免税政策。这样就使美国迈出自由贸易的第一步。

  

  你可不要认为这一系列改革力度太小了,它对美国和贸易伙伴的关系还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举个例子,1890年“麦金莱关税”推出后,作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古巴,它出口美国的蔗糖关税就被免除了,这一下就刺激了古巴甘蔗种植和原糖出口,糖产业挤压了其他行业成为古巴唯一的经济支柱,古巴经济也就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市场需求。可没想到的是,1894年美国国会又把糖从免税商品名单中给剔除了,这下古巴就占不到便宜了,直接导致蔗糖价格大跌,经济崩溃,还引发了革命,这也成为了1898年美西战争的导火索,我们后面会详细说。总结一下美国在19世纪最后十年的关税改革,一方面使本国关税壁垒逐渐被拆掉,刺激了对外贸易增长;另一方面,又让部分贸易伙伴加深对自己依赖,这也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国家铺平了道路。

  

  第二方面的转变,就是美国从1890年后在海军建设上也做出的努力。海军建设需要以对外贸易的增长为支撑,反过来,强大的海军又可以保障美国在海外的利益。1890年后,美国政府逐步增加海军财政支出,加快海军建设。同时美国海军还注意协调和英国皇家海军的关系,在不刺激英国人,不挑战英国海洋霸权的前提下,强化海军力量。这些措施为后来美国平稳地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方面,我们再来谈谈美国的外交政策的转变。美国从建国起到19世纪末,对外采取的一直都是低烈度的外交手段。通俗地说,就是走保守稳健的外交路子,尽可能不参与,不挑起战争冲突。针对欧洲列强,美国奉行是孤立主义,不轻易卷入争端,而对于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美国也尽量不去大动干戈,更多通过经济手段来谋取利益。但是自从1890年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积极而且更富侵略性了。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1898年美西战争。当时古巴因为美国关税改革导致蔗糖业破产爆发了革命,引来了宗主国西班牙的干涉。美国认为既然古巴在经济上已经是自己的附庸,西班牙镇压革命就必须考虑到美国在古巴利益关切。而且这时候的美国海军经过扩建,已经初具规模,这让美国干涉古巴事务有了底气,于是美国与西班牙关系围绕着古巴问题变得紧张起来,最终爆发了战争。

  

  战争结果毫无悬念,衰落的西班牙哪里是美国的对手。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取了古巴和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的控制权。在此之前,美国已经从沙皇俄国手里买下了靠近北极的阿拉斯加,后来又吞并了太平洋东北部的夏威夷群岛。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利用阿拉斯加南部阿留申群岛,和新占领的夏威夷、菲律宾,在北太平洋建立起三个稳固海军据点。凭借这三个支点,美国就可以把本土力量投送到东亚地区,最终确立自己在北太平洋的海洋霸权地位。

  

  第二种转变就是美国针对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美国和中国就有了初步接触。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时候,也曾经收缴过美国鸦片贩子的鸦片。到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美国还调停过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的冲突。总体而言美国对中国主权侵害不多,基本是跟在英国、俄国这些老牌帝国后面占中国的便宜。不过1898年之后,美国占据菲律宾,完成了对北太平洋控制,在东亚地区获得了跳板,美国对中国这个拥有4亿人口的大市场就越来越感兴趣了。

  

  可是等美国从美西战争中缓过神来的时候,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人晚了一步,中国这块“大蛋糕”已经被人分完了。不过美国并没有急着要从列强手中抢夺势力范围,而是在1899年和1900年先后两次照会英国、俄国等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美国要求列强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这个要求听起来不过分,但是美国人有自己的“小算盘”。这种“门户开放”政策已经不是过去美国人奉行的孤立主义方针,而是基于“海权论”思想的扩张政策,它充分利用了美国强大生产能力,在开放公平名义下,一点点蚕食其他列强的商品和资本在中国市场份额,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虽然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在短时间内没有获益,但是在此后半个世纪内,美国从1900年确立的对华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一方面,美国打着“门户开放”旗号,利用自由贸易名义对华投资,攫取商业利益,同时美国并没有直接侵略或占有中国领土,使自己在东亚事务中长期保持比较超脱的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又借助中国的力量,和中国共同对付日本,最终将日本帝国打垮,击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后一个对手,确立美国在太平洋的独霸地位。

  

  从1890年马汉发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到190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以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为起点,完成了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帝国的转变。美国开始逐渐摆脱孤立主义的束缚,积极投入世界争霸当中,并最终确立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