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网 > 教育频道 > 高考 > 正文

中国的高考如何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2019-10-09 08:38 来源:湖北广播网

7月24日,清华大学的一纸捷报,辗转2300多公里,抵达云南省曲靖市阿都乡的贫困考生林万东手中。在2019年全国高考中,林万东理科713分,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录取。

爷爷年迈、父亲伤病、母亲在一家工地搬砖背沙维持生计……这一纸通知书的到来,让全家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当晚,林万东在日记中写下:“高考不仅是我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许也将成为我们一家新的起点。”

中国的高考如何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林万东与家人分享喜悦。 来源: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

知识改变命运,对于从深度贫困地区走出来的林万东来说,是最真实的体验。在中国,通过高考这条路径,数以亿计的考生以奋斗之姿,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9万人;201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超过1000万人。根据教育部数据,194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毛入学率为0.26%;201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383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8.1%。

9月26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他们的梦想。”

创立

率世界之先,开启大学全国统一考试之路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故乡。从《尚书·尧典》文字记载的我国最早的考试,到《册府元龟》关于考试机构设立和调整的描述,再到孙中山在《五权论》中关于中国考试之真精神的阐述,在不同的时代,考试制度都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和使命。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在高考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如此评价高考制度的诞生。

1905年,沿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高校依旧采用自主组织命题的形式,也由此造成各校间招生结果极不平衡。条件好的高校生源充足,次之学校多次招考仍不足额;成绩好的学生常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新生报到率高低不一。

1952年8月,第一次全国高校统一招考举行。考试环节统一操作,对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政治审查标准、命题标准、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录取原则等都做出规定。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正式建立。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5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它成为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标志着‘高考时代’的开始。”刘海峰说,“中国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学统一招考之路。”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所有大专院校均停止招生,教师与学生被下放劳动,我国高等教育陷入瘫痪状态。1970年到1976年间,全国大部分高校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教育质量滑坡,国家需要的人才青黄不接。

重启

担公平之义,全面打开人才进阶通道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感谢40多年前的那场考试,给了小虾从小溪游到江河,然后见识浩瀚大海的机会。”谈起高考,中科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如是说。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关闭了10余年之久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570 万名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考生,从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军营哨所涌向考场。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从此,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全新时代到来了。

当时的袁亚湘已经在家务农3年,插秧、犁地、种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把恢复高考的消息从镇上带回村里,并且找到生产队长,请求给袁亚湘一个月的脱产复习时间。

在煤油灯下挑灯夜读的辛苦得到回报,袁亚湘成功考入湘潭大学数理系计算数学专业,成为了当年队里唯一考上大学的人。

他跨过高考,走出乡野,一路从湖南到北京、再到英国剑桥,一次次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登上数学研究的巅峰。

© 湖北广播网版权所有 湖北广播网 法律顾问 移动端 邮箱